外国摄影师对致敬展也很感兴趣。展示种精
摄影爱好者卢文杰参观致敬展。仅作
“老一辈摄影师的品更作品不能被忘却,我们要拿出百分百的展示种精劲头,展示他们最好的仅作作品,向这些为安徽摄影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品更前辈致敬!”11月23日,展示种精在2018包河国际摄影周“光阴·光影——安徽著名老摄影家致敬展”开展仪式上,仅作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主席陈志勇动情地说道。品更
“父亲的展示种精作品能够首次
公开展览,非常棒”
11月23日11时许,仅作安徽省图书馆致敬展展厅内挤满了前来观展的品更市民,对于眼前难得一见的展示种精历史图片,不少人在观看老图片的仅作同时,还用手中的品更相机和手机拍下留念。
作为2018包河国际摄影周最重要一部分,“光阴·光影——安徽著名老摄影家致敬展”经过前期精心准备和布展,于当日11:30举办开展仪式。此次致敬展共展出了卢施福、董青、马昭运、袁廉民、陈谋荃五位中国摄影大师的近200幅摄影佳作,每一幅作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“致敬展不仅是展示五位著名摄影师的作品,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作品,能够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对于摄影工作的激情、热爱和执着的精神。”开展仪式上,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表示。
“这次能够集中展示父亲生前的摄影作品,让更多喜爱摄影的人看到过去的影像,感觉非常棒。”在老摄影家马昭运作品展厅内,记者有幸遇到前来参加开展仪式的马老的女儿马璧琍。马女士一边抚摸着墙上父亲的作品,一边跟记者聊起了马老。她说,在从前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,别说摄影就是吃饱饭都成问题,但父亲却一直坚持着摄影。“战争年代父亲上前线,冒着枪林弹雨拍摄出第一手相片;和平年代,父亲又前往第一线,将建设国家的劳动者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。”
“看到图片仿佛回到了过去,深受感动”
2018包河国际摄影周是首次在合肥乃至安徽举办的国际性摄影盛会,除了合肥本地市民,还吸引了很多省内其他地市的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展,卢文杰便是其中一位。
今年77岁的卢文杰来自阜阳,退休前是阜阳市三中的一名教师,退休后,摄影成为他最重要的爱好。一个月前,卢老在《人民摄影报》上看到了2018包河国际摄影周即将在合肥举办的消息。“退休后时间富裕,只要没什么大事儿我都会出去参加省外的摄影展,这次咱们合肥办国际摄影周,怎么搞都得来看看。”终于盼到包河国际摄影周即将开幕了,卢老买了张火车票,22日中午坐了三个小时的火车赶到了合肥。
卢文杰告诉记者,他从报道上得知,摄影周上有个重要单元——致敬展,除了袁廉民,其他四位摄影家的作品均是首次公开亮相,所以一下火车便直奔包公园,一路看到位于安徽省图书馆的致敬展展区。“昨天下午没看过瘾,所以今天我又来了,想完整地、仔细地看看这些老图片。看到这些老照片,回想起曾经的岁月,我非常感动。”
老摄影师马昭运的一张“1957年兴修水利”的照片中,那热火朝天的情景将卢老拉回到过去。“你看画面中的锣鼓队,就是咱当年的那个味儿。”卢文杰一边用相机拍照一边说,那会儿自己才上中学,但也已经参与到建设祖国的队伍中去了。
本报记者王峰文/图